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青楼女子的“行内话”,如今却变成口头禅,你知道多少呢? 正文

青楼女子的“行内话”,如今却变成口头禅,你知道多少呢?

2025-04-05 07:45:56 来源:热点一线网 作者:月影 点击:581次

青楼在我国历史上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而且这地方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但值得一提的是,青楼可不是妓院,大家不要搞混了,青楼的档次可是比妓院高多了。如果你不是有钱人,没钱没权的,那青楼里的“花魁头牌”,你怕是无福消受了。古代的青楼偏雅,被选入青楼的姑娘个个都是容貌出众、美若天仙不说,更是才艺双绝,抚琴跳舞,吟词作曲样样精通。青楼为客人提供歌舞、‌音乐、‌戏曲等娱乐活动,‌还涉及性交易,‌是高官显贵、‌文人墨客寻找精神慰藉的场所。说话做事自然要遵循规矩,俗气的话更不能放在明面上讲,万一败了哪位“公子”、“大人”、“老爷”的雅兴,可不得闹腾一番。于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慢慢出现了一些较为含蓄内敛的“行内话”。尽管青楼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行内话”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留下来并继续发展;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成为了不少年轻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照片中的龟奴,皮肤黝黑,坐在他肩头上的女子正值妙龄,长相清秀,他们这是去哪?原来这种行为被叫做“背小姐”。龟奴,是古代青楼里的一种职业,做一些体力活,打杂看护;有时还帮楼主向“嫖客”讨债,但最主要的工作是当“快递小哥”,提供“外卖到家”的服务。一些大款懒得跑,不想去店里消遣,龟奴就得扛着姑娘去人家家里,完了再把人扛回来。青楼女子本就在当时的身份低微,更别说花钱去雇个轿子、马车什么的代步工具,“妈妈”可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妈妈上文中提到“妈妈”一词,现在我们知道这说的是孩子的母亲,伟大无私的象征。可在古代青楼文化中,你知道“妈妈”指的是什么吗?“妈妈”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亲切的称呼,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老板娘”或“负责人”。青楼中的女子也被其亲密的称呼为“女儿”。这个称呼可能源于古代对年长女性的尊称,后来逐渐被用来指代青楼中的管理者。青楼中的女子和杂役通常会亲切的叫“妈妈”,毕竟在这里什么都要听她的话;“妈妈”的官最大了,要是对妈妈不敬,那可是连口饭都吃不到了。但是对于顾客来说,这地方是我花钱来的,有钱的都是爷。我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我管他什么面子里子的,多数在外人面前,都称呼她为“老鸨”。老鸨这一称呼来源于传说中只有雌性的大鸨鸟,它们为了繁衍后代不得不与其他鸟类交配;鸨鸟的这种繁衍行为,像极了人尽可夫的“妓女”,因此人们就将妓院里的女性称作鸨儿,妓院里的老板娘,也被称作为“老鸨儿”。开方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身体不舒服,找医生去治病,医生询问完病症之后要给你开药方,你再拿着药方去抓药。这个开的药方就叫做“开方子”。但是在青楼文化中,这又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可以说和现代一点都不沾边。古代青楼女子多是迫于生计,多会装作可怜的模样花言巧语哄骗客人,让他们为自己花钱。“客官哟,您怎么才来呀,奴家为了等您,可是把自己熬的哟,您快看看奴家嘛”还有一些识得几个字,会弹琴赋诗的女子,在外面对客人说自己是哪个哪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家的小姐;因为没钱给父亲母亲治病买药,无奈来到青楼,只得靠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来的客人都是有钱的主,看到这么一个娇滴滴、哭啼啼的女子在自己身边;哪还有心思在乎那一星半点的银子,一股脑全给了人家不说,还得哄着。为了向客人多要钱,姑娘们经常会采用撒娇、哭闹等等一些方式或者通过跟客人谈情说爱,想要从良等等;来骗取感情其实都是逢场作戏罢了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开方子拿到更多的钱。跳槽跳槽,在人们口中有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我们都知道这表示从这个工作中辞职然后去换新的工作;然而这个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词语,原本是青楼中的“行内话”,有着贬低、不入流的意味。指客人和青楼女子发生关系一段时间后,女子又把目标转移到了其他客人身上,抛弃了原来的老相好。过去常用马来暗指女性,比如“马子”,再比如明清时期的扬州瘦马。青楼女子另攀高枝的行为就像马儿换了个更好的槽吃草的样子。在元代,这个词被引申为比喻男女间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他的感情生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他在位时曾经纳虞氏为妃子,但当他正式登基继位时,便宠爱毛氏并将虞氏废去。再后来,随着郭夫人的得宠,毛氏也遭到了赐死的下场,这种频繁变换宠幸对象的行为,被元代的传奇作品称为“跳槽”。这里也是说的“换”,不过不像是我们说的换工作,另谋高就的意思,这里是指“换”人、“换”相好。俗话说,乱花渐欲迷人眼嘛,见一个爱一个换一个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啦。出局这个词就有意思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出局”,就是你被“OUT”了,玩游戏输掉比赛退出了,或者优胜略汰,你被淘汰掉了。“妈妈,这个姑娘,我要让她出局”。经常有客人对老鸨这样说,这里的出局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没看上这个姑娘?你要是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在青楼行话中它代表的意思恰好相反。客人对老鸨说出局也就意味着他对身边的姑娘很是满意,并要将她带出去;‌可能是回家,‌也可能是去其他地方,反正就是单独出去约会嘛,过二人世界,这种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客人的私密需求。青楼姑娘被带出后,‌与客人在其他地方共度时光,‌享受玩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再由客人将其送回青楼。这种“出局”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较为常见的,‌尤其是一些达官贵人;他们可能不喜欢到青楼去,‌但会选择将青楼女子接回家中或其他幽静的地方。直接的说呢稍微显得不太文雅,与风流人士的身份不相匹配。因此他们一般都会用出局来委婉的表示。结语古代青楼并非单一的卖身场所,‌而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存在。最开始,它是指美丽壮观的楼房,后来经过时代变迁,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所谓的风月场。青楼女子的出身由来很多青楼女子因家庭贫困、被拐卖或其他不幸的原因,从幼年或青春期就开始了她们的青楼生涯。青楼的女子多才多艺且富有才华,也不乏品行清高的女子,她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尽管如此,她们的生活还是充满了无尽的苦难和难以忍受的折磨,常常被迫接待各色各样的客人,无权选择自己的命运。她们的身份和地位遭到世人诟病贬低,这种职业令人不齿。她们被称作“风尘女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承受着来自命运和社会的双重压迫。这种世代相传的悲惨命运,让青楼成为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悲剧循环。古代青楼女子的命运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悲苦,也有社会的责任。青楼女子的“行内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其演变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文化内涵。这些原本属于青楼的私密语言如今已经成为了大众的口头禅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甚至还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广泛应用。不知大家还知道哪些“行业黑话”呢?评论区分享一下,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